安山岩(andesite)是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与闪长岩成分相当。安山岩一词来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名Andes。分布于环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及岛弧地区。产状以陆相中心式喷发为主,常与相应成分的火山碎屑岩相间构成层火山。有的呈岩钟、岩针侵出相产出。安山岩火山的高度大,一般高500~1500米,个别可达3000米以上。
释义
安山岩为中性喷出岩,分布范围仅次于玄武岩。岩石一般为灰、灰绿、淡紫或紫红色,其中含有少量斜长石、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的斑晶,而且斑晶常呈定向排列,这是由于岩浆是在流动中冷却的。安山岩也会有气孔和杏仁构造。
安山岩(andesite)一种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 。其成分相当于闪长岩。手标本新鲜面深灰-褐灰色,风化或蚀变后呈灰绿-紫红色。

此外多为风化后的斑状安山岩,主要赋存于由块状安山岩组成的都峦山层中,地质年代距今约五百万年以上,属第三纪中新世早期安山岩质集块岩及由火山爆发的安山岩经过河流搬运再沉积而成之风化斑状安山岩。主要产于东部海岸山脉、瑞穗、奇美至瑞源。

矿物组成主要有辉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65~71%,Al2O315.5~18.6%,其次Fe2O3、CaO均在3~5%以下,另有Na2O、K2O为1~3%,及少量的TiO2、P2O5、Mn2O3在1%以下。

组成结构
安山岩(andesite)一种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其成分相当于闪长岩。手标本新鲜面深灰-褐灰色,风化或蚀变后呈灰绿-紫红色。色率一般为20~35,斑状结构(有时可见巨斑),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及暗色矿物。其中斜长石以中长石﹑拉长石为主,常具环带及熔蚀结构。常见暗色矿物有辉石(普通辉石﹑紫苏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基质主要为交织结构及安山结构(玻基交织结构),由斜长石(更长石﹑中长石为主)微晶﹑辉石﹑绿泥石﹑安山质玻璃等组成﹐碱性长石 ﹑石英少见﹐仅个别填充于微晶间隙中。副矿物以磷灰石及铁的氧化物为主。气孔﹑块状构造,有的气孔被方解石﹑石英﹑绿泥石等充填﹐形成杏仁构造。
理化性质
安山岩中SiO2含量变化较大(52~63%)﹐平均含量为58.17%。98.5%的安山岩的SiO2过饱和,出现标准矿物石英(多小于15%)。安山岩按SiO2含量可分为两种﹕含52~57%的为玄武安山岩﹔含57~63%的为安山岩﹐安山岩的里特曼指数﹐即(K2O+Na2O)2/(SiO2-43)比值﹐一般小于3.3﹐属钙碱性﹐安山岩平均化学成分为SiO2=52.4%﹐Al2O3=17.17%﹐CaO=7.92%﹐Na2O=3.67%﹐K2O=1.11%﹐以SiO2较低﹐CaO较高﹐全碱小于5.5%﹐Na2O>K2O为特征。安山岩与玄武岩常不易区别﹐一般认为﹐SiO2>52%﹐色率<40%的为安山岩;反之为玄武岩。
m.yincqu.b2b168.com